400-388-6192

四川雅安: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推进绿电交易市场建设和绿电溯源认证博鱼app官方下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雅安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雅安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完善和落实有助于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绿色电价政策。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结果应用,将其作为阶梯电价、用水定额、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管控等差异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绿电交易市场建设和绿电溯源认证。

  各县(区)、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和信息化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

  为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发挥好降碳行动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源头牵引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协同促进低碳发展,推动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根据生态环境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环综合〔2022〕42号),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印发《关于印发〈四川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的通知》(川环发〔2023〕15 号)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要求,我市组织编制了《雅安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为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发挥好降碳行动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源头牵引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协同促进低碳发展,推动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根据《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环综合〔2022〕42号)和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印发《关于印发〈四川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的通知》(川环发〔2023〕15 号)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制定本方案。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贯彻落实“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关键,以优化治理路径为重点,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完善法规标准,强化科技支撑,增强基础能力,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能,实现环境、气候、经济效益多赢。

  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力争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气候投融资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

  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全市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新污染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三)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快构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分类指导的减污降碳政策体系。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要求,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纳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增强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对能源和产业布局的引导作用,落实国家以环境质量改善和碳达峰目标为导向的产业准入及退出清单要求,持续推动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严格落实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不含光伏压延玻璃)、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加大污染严重地区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力度,加快推动重点流域落后和过剩产能退出。依法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审批要严格落实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评审批、取水许可审批、节能审查及污染物区域削减替代等要求,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提升高耗能项目能耗准入标准,能耗、物耗、水耗要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严格落实环评区域限批政策,推动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鼓励天然气(页岩气)等重点行业企业自主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持续加强产业集群环境治理,明确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高起点设定项目准入类别,引导产业向“专精特新”转型。严格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落后工艺和落后产品退出。落实生态环境影响相关评价方法和准入要求,建立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清单,助推清洁能源生产、支撑和应用产业发展。到2025年,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水利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大渡河中上游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建设,着力推动老鹰岩水电站、新庙水电站实施。同时,依托水电资源优势,协同带动汉源县、石棉县光伏风电资源开发,加快启动芦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有序推动绿色氢能发展,逐步提升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能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生产、供暖供冷、家居家电等领域实施电能替代,稳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重点削减非电用煤。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8%左右。优化天然气利用方式,优先保障居民用气,推进工业、商业、农业等领域“煤改气”“气改电”。(市发展改革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加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扩大绿色采购和消费,引导公众采购低碳环保产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发挥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引领示范作用,开展全社会反对浪费行动。推广绿色包装,减少一次性消费品和包装用材消耗。加大绿色交通供给,引导公众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出行方式。(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强化工业领域协同增效。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探索构建绿色低碳产业链。逐步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推动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依法实施“双超双有高耗能”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以能源、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造纸、化学原料、电镀、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为重点,配合省级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施电炉短流程炼钢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有序推进水泥行业原(燃)料替代和错峰生产常态化,加快推动石化行业减油增化,促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动冶炼副产能源资源与建材、石化、化工行业深度耦合发展。鼓励重点行业企业探索采用多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工艺。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深化交通运输协同增效。加快干线货运铁路和铁路专用线建设,引导中长距离大宗散货及集装箱“公转铁”。打造轨道上的智慧都市圈,提升城乡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加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力度,构建绿色配送体系。加快淘汰老旧车辆,实施“电动四川”行动计划,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开展中重型电动、燃料电池货车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运营。出台更多鼓励老旧车辆淘汰政策,积极推动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淘汰。(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推动城乡建设协同增效。严格执行“三区三线”管控规则,优化城镇布局,合理控制城镇建筑总规模,合理确定城镇开发强度和建设密度。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推广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到 2025 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绿色建材,推行绿色施工,倡导绿色装修。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鼓励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抗震改造同步实施。加强建筑拆建管理,杜绝大拆大建,促进建材循环利用。合理控制城市照明能耗,加快推动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引导科学制冷取暖。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热能、空气源和水源热泵,加快推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开展光储直柔一体化试点。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例,逐步提高供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水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市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促进农业领域协同增效。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协同推进种植业、养殖业节能减排与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优化稻田水分灌溉管理,推广优良品种和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秸秆科学还田,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推进养殖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鱼菜共生等多层次综合水产养殖模式。加快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力度,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农机装备。促进农村沼气转型升级,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等绿色用能模式,加快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设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实施“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强化减污降碳,探索建设近零碳村庄。(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市乡村振兴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加强生态建设协同增效。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不断提升森林系统固碳增汇能力。落实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全域水土流失和大渡河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加大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力度。合理布局城市生态廊道和生态缓冲带,引导将城市腾退空间优先用于留白增绿,推广垂直绿化。开展健康森林建设,增强病虫害防控能力,提升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能力。稳步推动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4.3%。(市林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控制。优化升级治理技术路线,加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力度,VOCs等大气污染物治理优先采用源头替代措施。一体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降碳行动,推动钢铁、水泥、行业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推进铁合金、有色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试点。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设备节能降耗,提高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运行水平。以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为重点对象,创新开展车油路综合治理,推进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协同治理,全面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加快使用含氢氯氟烃生产线改造,逐步淘汰氢氯氟烃使用,稳定运行三氟甲烷销毁设施。(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加快水环境治理协同控制。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加强园区水循环梯级利用,加快雨水收集、再生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加快构建城镇良性水循环系统,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及再生水调蓄设施,探索推广污水社区化分类处理和就地回用。建设资源能源标杆再生水厂,推动下沉式再生水厂开展景观绿化。推进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处理效率。鼓励污水处理厂采用高效水力输送、混合搅拌和鼓风曝气装置等高效低能耗设备。推广污水处理厂污泥沼气热电联产、水源热泵等低碳技术。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在污水处理厂推广建设太阳能发电设施。提高污泥处置和综合利用水平。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碳排放核算,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能耗和碳排放管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或分散治理,探索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利用途径的资源化利用模式。(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探索土壤污染治理协同控制。合理规划污染地块土地用途,鼓励农药、化工、冶金等行业中重度污染地块优先规划用于拓展生态空间,降低修复能耗和碳足迹。鼓励绿色低碳修复,优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路线,注重节能降耗。严格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推动严格管控类受污染耕地植树造林增汇,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加强工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探索开展工程示范。探索建立有利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用地激励政策。(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实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控制。强化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分类回收和综合利用,2023年启动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开展固体废物领域重点行业减污降碳路径,形成一批有特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固体废物治理典型模式。推动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冶炼渣等工业固废、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建筑垃圾资源利用或替代建材生产原料。到2025年,存量大宗固废有序减少。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深化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加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优化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加强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稳妥推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建设和稳定运营。减少有机垃圾填埋,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恶臭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推动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收集和利用设施建设。提升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禁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添汞产品的非法生产,从源头减少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固体废物产生。围绕饮用水源地、农产品产地等重点区域和制药、石化、农药等重点行业,对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全氟化合物等新污染物开展调查筛查和风险防控。(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推动区域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基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碳达峰目标要求,推动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因地制宜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差异化路径和有效模式,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助力实现区域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深化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温室气体减排要求,推动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无废城市”建设中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探索不同类型城市减污降碳推进机制,促进在城市建设、生产生活各领域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加快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开展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鼓励园区根据主导产业和污染物、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积极探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促进园区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循环利用、废物综合利用,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焚烧设施,提升园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等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推动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探索开展绿色低碳示范园区、近零碳排放园区等试点示范,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协同实施降碳行动。(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学和技术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促进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通过政策激励、提升标准、鼓励先进等手段,引导建材、冶金、医药、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减污降碳试点。鼓励企业采取结构调整、整合重组、工艺改进、能源替代、节能提效、数字赋能、综合治理等措施,实现生产过程中大气、水和固体废物等多种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大幅减排,显著提升环境治理绩效,实现污染物和碳排放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支持电子信息、动力电池、锂电材料、光伏晶硅等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绿色低碳供应链构建,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出口产品碳足迹认证与应用。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探索深度节能减污降碳路径,打造“双近零”排放标杆企业。(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促进协同技术研发应用。加大重点研发计划对减污降碳项目的支持,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基础科学和机理研究。开展烟气超低排放与碳减排协同技术创新,加强氢能冶金、多污染物系统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等研发,推动低温室效应制冷剂替代、碲化镉发电玻璃、多能耦合、碳捕集与利用等技术试点应用,推广光储直柔、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智慧交通、交通能源融合技术。开展水土保持、湿地修复、城市绿化碳汇效应研究。开展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编制发布环保技术白皮书,促进减污降碳科技成果转化,打通“研发—工程化—产业化”链条。(市科学和技术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推动数字赋能减污降碳协同。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减污降碳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数字化减污降碳协同解决方案。利用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赋能工艺流程、产业链条、管理体系升级改造。支持能源、建材、冶金、化工、造纸、建筑、交通等行业领域加强全流程、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开展能耗在线监测管理和能源智能化诊断,提升碳排放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用好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系统,完善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有序推动碳中和、碳普惠、绿色技术、温室气体清单等服务管理平台建设。鼓励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碳排放和能源智慧化管理系统,支持具备条件的城市和园区建设“碳大脑”。(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完善减污降碳法规标准。配合省上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法规标准研究,推动将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纳入省级生态环境相关地方性法规。落实国家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建立健全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研究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规范》等标准或技术指南,强化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研究制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技术指南。推动落实汽车等移动源排放标准,促进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加强减污降碳协同管理。探索开展排污许可和碳排放统筹管理,衔接减污降碳管理要求。积极融入全国碳排放权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施碳市场能力建设提升行动,加强咨询、检测、核查等技术服务机构监管,实施碳排放数据“定期检查+日常抽查”的常态化监管,严厉打击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严格落实履约制度。开展重点城市、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研究,引导各地区优化协同管理机制。落实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加快推进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系统建设,推动重点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碳排放等环境信息披露。(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人行雅安市中心支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完善减污降碳经济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绿色低碳投资项目、技术研发、试点示范、能力建设、老旧装备淘汰的财政支持力度,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财政贴息范畴。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升级“绿蓉融”等综合服务平台升级,用好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减污降碳的支持力度。完善和落实有助于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绿色电价政策。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结果应用,将其作为阶梯电价、用水定额、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管控等差异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绿电交易市场建设和绿电溯源认证。(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金融工作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人行雅安市中心支行、雅安银保监分局、市证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提升减污降碳基础能力。试点开展碳监测评估,开展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和大气组分网络体系建设。开展主要温室气体浓度试点监测,服务支撑全市碳排放量核算校验,提升减污降碳协同监测能力。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吸纳、培育减污降碳方面专家。落实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监管制度,常态化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探索建立区域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库。落实固定源污染物与碳排放核查协同管理制度,实行一体化监管执法。探索开展营运车辆等移动源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制度。(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市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级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充分认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坚决扛起责任,抓好贯彻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系统推进相关工作。各县(区)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行动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取得成效。(市直相关部门、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七)开展宣传引导。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鼓励高等院校开展减污降碳人才培养。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人员配备和教育培养,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干部培训和日常工作内容,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培训。利用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绿色出行宣传月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鼓励大型活动实施碳中和,支持开展碳中和公益活动。加大减污降碳先进典型宣传,发挥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作用。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提高环境决策公众参与水平。(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科学和技术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四川农业大学、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八)拓展对外合作。积极参与气候和环境国际合作,加强友好市(州)在绿色能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经验交流,讲好美丽雅安故事。强化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深化清洁能源产业、温室气体减排、“无废城市”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领域合作。推动市校、市企战略合作融入减污降碳,加快合作项目落地。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等领域合作,争取开展减污降碳投资合作项目示范。支持举办国际低碳环保会展,引导和推动低碳环保优势产品和装备出口,积极引进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市科学和技术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市金融工作局、市气象局、人行雅安市中心支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九)严格考核督察。充分发挥各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工作考评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将减污降碳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逐步形成体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的生态环境考核体系。加强监督考核结果应用,对减污降碳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和部门给予通报表扬,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区、部门实行通报、约谈,情节严重的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配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5279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将与有关方面加强沟通,加强绿证绿电市场与碳市场衔接,持续推动完善绿电绿证有关政策机制,研究推进绿证相关立法工作,提出完善绿证核发、认定、认证、交易、监管等制度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519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国家能源局积极支持黄石加快扩大绿电消费、助力相关企业发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积极完善绿电绿证交易机制,统筹绿电交易、绿证交易、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等,协同推动绿电与其他

  2023年11月23日,北京——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联合发布报告《嵌套式长期购电协议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梳理分析了中国绿色电力交易的最新进展与挑战,介绍了嵌套式长期购电协议(SleevedPowerPurchaseAgreement)作为新型绿电交易模式的基本概念和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1月21日,广东省能源局、南方能监办联合发布《关于2024年电力市场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对广东省2024年电力市场交易有关事项作出如下安排:市场规模:2024年广东电力市场规模约为6000亿千瓦时,与2023年5500亿千瓦时的市场规模相比,增加了500亿千瓦时。市场主体准

  11月15日,京能国际首笔68万张国际绿证I-REC交易顺利完成,标志着公司在国际绿证交易业务领域取得新突破。I-REC(绿色电力证书)简称“国际绿证”,是一种环境权益凭证,用于记录和声明企业对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的使用,是国际公认的可再生能源消费记录标准。目前,通过绿电及绿证交易提升收

  近日,福建省开启2023年入市风场首批次绿电市场,分公司充分利用自有项目,加强区域营销协同,挖掘用户绿色电力需求,顺利完成新能源事业部午山风电场首笔交易1099.8万千瓦时,打响绿电交易“第一枪”。据悉,自全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分公司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增配新能源企业营销人员力量

  序言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加剧与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我国也进入了碳达峰的攻坚期与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期,各类与能源低碳转型有关的政策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台,形成了从宏观规划到微观实践的政策矩阵。无论是关于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还是有关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出台,都是以“全国统一市场”为指

  11月21日,广东省能源局、南方能监办联合发布《关于2024年电力市场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对广东省2024年电力市场交易有关事项作出如下安排:市场规模:2024年广东电力市场规模约为6000亿千瓦时,与2023年5500亿千瓦时的市场规模相比,增加了500亿千瓦时。市场主体准入标准:鼓励10kV及以

  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20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按照市委部署,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工作;降低电力峰谷差,优化电力稳定供应;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和公物仓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聚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强化部门协同,不断创新监管体系会议指出,上海近年来建设“互联网+监管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17日,北京丰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丰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公开征集意见时间为:2023年11月17日至11月26日。文件提出,持续优化用能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落实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和地热及热泵支持政策,在确保安全

  11月16日,第六届亚太能源监管论坛分论坛三——能源改革与市场建设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来自国内外能源(电力)监管机构、能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围绕能源改革与市场建设关键领域和热点问题开展交流,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副局长余保东主持并组织论坛讨论。提问1:2021年3月,国

  2021年2月,美国得州发生冰暴事件,暴风雪导致发电设备大面积故障,ERCOT德州电力市场现货电价暴涨到9000美元/兆瓦时;2019年,英国个别电厂进行投机,在关键时段故意缩减输出,现货电价出现异常波动和价格峰值;2011年3月,日本东北电力市场在“311大地震”后出现停电,地震导致核电站事故及输电系统

  11月16日,第六届亚太能源监管论坛在广东深圳举行。本次论坛发布了《中国能源监管探索与实践报告》。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司长宋宏坤就《报告》相关情况答记者问。《报告》是国家能源局成立以来首次对20年能源监管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公开向社会发布,首次对中国能源监管理念进行系统阐释,首次向亚太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为新时代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深入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对能源发展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适应煤电功能转型需要,建立煤电两部制电价机制,通过电量电价灵敏反映电力供需、燃料成本变化,通过容量电价体现煤电容量支撑调节价值。这是“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

  电力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繁荣、能源安全的基础行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支撑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2022年3月,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了“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研究推动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

  据查询文献记载,1949年至1978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3.5%,电力装机容量年均增长12.4%,发电量年均增长15.1%。尽管电力供应增长很快,但仍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来源:微信公众号“售电星星”作者:莫岭)那个时期,大部分家庭都需要准备应急灯、煤油灯和蜡烛等非电力照明工具以应对常规限电。由

  最近,盐城供电公司开发区供服中心成立宣讲团,主动对接辖区内各工业园区负责人,分小组前往光电产业园、韩资园和新能源产业园,对200多家企业开展最新电价政策集中宣贯会,全面解读输配电价和分时电价政策,确保企业吃透弄懂政策,择优选择电费计费方式,合理安排生产时间,节约用电成本。电力体制改

  继9月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后,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再次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指导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3〕813号)(以下简称《通知》),旨在持续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作者:杨晓冉)业内

  面对能源供应危机,我们需要警惕,但不需要紧张。实际上,这反而是对绿色能源转型进程的一种鞭策。“面对能源供应危机,我们需要警惕,但不需要紧张。实际上,这反而是对绿色能源转型进程的一种鞭策。”日前来华的联合国气候行动倡导者组织经济部主任西蒙·夏普(SimonSharpe)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

  11月起广东居民阶梯电价进入“非夏季标准”有网友为了蹭流量谣传“广东冬季电价涨价”“电费更高了”广东电网在此回应假的!假的!都是假的居民电价真的涨了吗?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不存在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广东省居民电价没有变化广东居民生活电价标准没有改变广东电网公司严格执行国家发展和改革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天津市发改委近期发布关于天津市2023-2024采暖期居民清洁取暖有关运行政策的通知。一、制定目的按照国家有关要求,为持续巩固居民冬季清洁取暖成果,切实把冬季清洁取暖这件好事办好,保障群众温暖过冬,经市人民政府同意,2023-2024采暖期继续执行我市居民“煤改电”“煤改气”有关

  政策解读居民阶梯电价01什么是阶梯电价阶梯电价是阶梯式递增电价的简称,是指把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分段或分档定价计算费用。简单的说,就是用的电越多价格越高。河北南部电网居民阶梯电价标准如下:居民阶梯电价标准02什么用户执行居民阶梯电价根据《河北省物价局关于印发河北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

  上周有人跟小编说她家上个月的用电量明明比上上个月少几度电费反而却变高了这让她百思不得其解小编一句“用电量是不是到第二阶梯了?”让她顿时如梦初醒关于居民阶梯电价今天小编就来好好说道说道什么阶梯电价?阶梯电价,是指把户均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分段或分档次定价计算费用,电价呈现阶梯式递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发布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2022年度用电执行阶梯电价政策有关事项,详情如下: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我区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2022年度用电执行阶梯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宁发改价格(管理)〔2023〕448号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依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全区2023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宁夏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我区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2022年度用电执行阶梯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宁夏建龙特钢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2022年各项工序能耗指标均达到《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6-2013)规定;宁夏赛马水泥有限公司等23家水泥生产企业2022年可比水

  炎炎夏日来袭空调、WiFi、冰西瓜成了夏日“三宝”空调、冰箱、电风扇各种电器齐上阵为我们带来清凉一夏很多朋友查看了网上国网App里的电量电费发现电量“变色了”?!!客服的解释是因为“阶梯电价到达了第二档(第三档)”身边的朋友则建议“办理分时电价省电费”什么是“阶梯电价”?什么是“分时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其中提到,结合工业重点领域产品能耗、规模体量、技术现状和改造潜力等,进一步拓展能效约束领域。在此前明确炼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烧碱、纯碱、电石、乙烯、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申请合表居民用户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实行居民阶梯电价,居民用户原则上以住宅为单位,一个房产证明对应的住宅为一户。没有房产证明的,以供电企业为居民用户安装的电表为单位。一户“住宅”对应户口簿常住人口和居住证持证人5人及以上的,可

Copyright © 2012-2018 博鱼app官方下载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

浙ICP备2020038530号-1